约法三章是谁的典故(约法三章的故事由来)
秦朝末年,陈胜、吴广农民起义,反对秦王朝的统治。刘邦起兵响应,称沛公。刘初属项梁领导,后与项羽军同为反秦的主力。公元前206年,刘邦率军乘隙攻占秦都咸阳,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后,为收揽民心,便封存了秦朝的珍宝、财物和府库,使吏民一切如常。并在霸上(令陕西西安市之东,古为军事要地)召集父老,与他们“约法三章”。这段历史在《资治通鉴》第一卷上有如下记载:
十一月,沛公悉召诸县父老、豪杰,谓曰:“父老苦秦苛法久矣!诽谤者族,偶语者弃市。吾与诸侯约,先入关者王之;吾当王关中。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余悉除去秦法,诸吏民皆案堵如故。”
其大意是:11月间,沛公召集附近县有声望的人到霸上开会,对他们说:“父老们很久以来忍受着秦朝的严刑峻法,犯了诽谤罪,全家遭杀戮,几个人在一起有所议论,会被绑赴市曹处斩。我跟诸侯同受楚怀王的约定,谁先进关谁就在关中称王。现在应该是我。现在跟你们约定,只有三条法律:杀人的处死刑,打伤人和抢人家东西的要按照情节轻重处以相当的刑罚。其余秦朝所定的苛法统统废除。官员和老百姓照常安居乐业。”
这就是“约法三章”的来历,现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,大家遵守。